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观东二街1号 13295082502 doortodoor@gmail.com

新闻中心

一组日出日落的美图 赋予震撼人心的力量

2025-09-24

在风光摄影中,日出日落是永恒的经典主题。那绚烂的色彩、变幻的光线,总能赋予画面震撼人心的力量。然而,要拍出堪比大师级的日出日落作品,并非仅靠运气,而是需要掌握一系列专业技巧。

精准把握时间是拍出绝美日出日落的首要前提。风光大师们深知,“黄金时刻” 是拍摄的绝佳时段。所谓 “黄金时刻”,指的是日出前 30 分钟至日出后 30 分钟,以及日落后 30 分钟至日落前 30 分钟。此时,太阳角度较低,光线柔和且带有温暖的金色调,能为景物镀上一层迷人的光泽,避免了正午阳光的强烈直射导致的生硬阴影。而在 “黄金时刻” 前后,还有 “蓝色时刻”,即日出前天空出现深邃的蓝色,或日落后残留的蓝色天光,这个时段适合拍摄城市夜景与日出日落的结合画面,能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。

安塞尔・亚当斯的经典作品《月升, Hernandez》便是精准把控时间的典范。他在新墨西哥州 Hernandez 小镇拍摄时,恰好捕捉到日落前的黄金时刻 —— 夕阳为教堂与墓地十字架镀上金边,同时月升的冷色调与地面的暖光形成奇妙平衡。亚当斯曾在笔记中提到,他提前两小时抵达现场测算光线角度,最终在太阳沉入地平线前 8 分钟按下快门,将转瞬即逝的光影魔法永久定格。

精心挑选地点对作品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大师们不会随意找个地方就开拍,而是会结合前景、中景和背景进行综合考量。比如,选择有独特前景的地点,像一块奇特的岩石、一片摇曳的芦苇或一条蜿蜒的小径,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。同时,背景的选择也很关键,若背景有山脉、湖泊或城市建筑等元素,能让画面更具故事性。

迈克尔・肯纳的《日本北海道,夕照中的芦苇荡》完美诠释了地点选择的艺术。他在北海道的沼泽地蹲守三天,最终选定以丛生的芦苇为前景,远处的羊蹄山为背景。当夕阳穿过云层洒向湖面时,芦苇的剪影与雪山的冷白形成强烈对比,水面的反光则像一条金色丝带串联起前景与背景。这种 “前景叙事 + 背景升华” 的选址逻辑,让平凡的湿地日落成为隽永之作。

一组日出日落的美图 赋予震撼人心的力量

合理运用器材是拍摄成功的基础。相机方面,全画幅相机在画质和宽容度上更具优势,能更好地应对日出日落时大光比的场景。镜头的选择则根据拍摄需求而定,广角镜头适合展现广阔的场景,突出日出日落的宏大感;长焦镜头则可压缩空间,将太阳与远处的景物拉近,营造出独特的构图。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器材,它能保证在低光环境下拍摄的稳定性,避免因手抖导致画面模糊。

乔尔・迈耶罗维茨在《普罗旺斯的黎明》中展现了器材组合的精妙。他使用哈苏 503CW 中画幅相机搭配 80mm 标准镜头,配合渐变灰滤镜平衡薰衣草田与天空的曝光。三脚架的稳定支撑让他得以用 f/22 的小光圈拍摄,既保留了前景薰衣草的绒毛质感,又让远处的晨雾呈现出柔和的弥散效果。这种 “标准镜头 + 小光圈” 的组合,打破了 “广角拍大景” 的思维定式,反而凸显了日出时分的细腻氛围。

巧妙控制曝光是拍出完美画面的关键。日出日落时光线变化迅速,容易出现曝光不准确的情况。大师们通常会采用点测光模式,对画面中亮度适中的区域进行测光,如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,以确保主体曝光准确。同时,利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微调,若画面偏暗,适当增加曝光补偿;若画面偏亮,则减少曝光补偿。

史蒂夫・麦凯瑞拍摄的《缅甸蒲甘,热气球与日出》展现了极端光比下的曝光智慧。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,天空亮度是地面佛塔的 30 倍,他通过点测光锁定云层边缘的亮度,再降低 1.3 档曝光补偿,让佛塔形成剪影,同时保留热气球火焰的细节。这种 “舍细节保氛围” 的曝光思路,让画面在明暗冲突中迸发出史诗感。

独特的构图能让作品更具吸引力。三分法是常用的构图技巧,将画面分为九宫格,将太阳或地平线放在交叉点上,能让画面更平衡和谐。引导线构图也很有效,利用道路、河流等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,汇聚到太阳或主要景物上,增强画面的纵深感。

马克・吕布的《巴黎铁塔日落》是构图创新的典范。他摒弃了将铁塔置于画面中心的常规思路,而是用塞纳河的曲线作为引导线,将夕阳与铁塔顶端的尖顶同时放在右上交叉点。画面左下角的游船与右上角的太阳形成对角线平衡,水面的碎金波光则填补了留白区域,让这座标志性建筑在日落时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轻盈感。

灵活利用光线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。日出日落时的光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和色彩变化,大师们善于捕捉这些特点。逆光拍摄时,可将景物拍成剪影,突出太阳的光芒,营造出神秘而浪漫的氛围;侧光拍摄能展现景物的立体感和质感,让岩石的纹理、树叶的脉络等细节更加清晰。

Frans Lanting在非洲草原拍摄的《角马迁徙与日出》,将侧光运用到极致。清晨的阳光从镜头左侧 45 度角照射,既勾勒出奔跑中角马的肌肉轮廓,又在地面投下长短不一的影子,形成天然的动态线条。他曾在访谈中提到:“当太阳高度角达到 15 度时,光线会像雕刻刀一样为景物塑形,这是比任何滤镜都珍贵的自然馈赠。”

总之,拍出大师级的日出日落作品,需要摄影师在时间、地点、器材、曝光、构图和光线等多个方面进行精心把控。这些大师的作品证明,真正的摄影魔法不在于设备的昂贵,而在于对光影规律的深刻理解与瞬间决断。只有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,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巧,用镜头捕捉到日出日落的绝美瞬间,创作出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。

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仅供交流学习,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立即删除。